孟子思想

孟子思想

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传承经由不同的后人以不同的理解方式而传播,曾经出现了“八家传儒”的局面,对于孔子的学说有不同的阐释,而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孟子和荀子。司马迁《史记》中有《孟轲荀卿列传》记述其生平事迹。民间传说有更为生动鲜活的叙述。例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所以要培育强化善端; 荀子强调人性本恶,所以要约束控制,引领向善。二人都强调社会教化的作用。


孟子生平

372-289,名柯,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出生地是邹城。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名孔伋)门人的学生(即子思的再传弟子),也是孔子以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仕途坎坷,周游列国,终不为用,空有治国理想和报国情怀,反被讽刺为“迂阔” 。历经二十多年,难有大作为,只好退而讲学,述孔子之意,明先王之道,以教弟子。


孟子何以为“亚圣”?

儒家学说被称为“孔孟之道” ,体现了孟子思想在儒家学说中与孔子思想相比肩的地位。但是如此地位并非当时就有,而是在后世逐渐确立的。其过程是:

唐朝中期韩愈著《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了孔子道统的代表人物。

宋代元丰六年(1083)孟子首次被追封为“邹国公”。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孟子其人其书的贬斥。

《孟子》其书

《孟子》一书类似《论语》,也是语录体的典籍,共有 7  14 卷,作者是孟子及其学生,也有说只是学生记其言行而成书:

《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

《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

《万章》(上、下)《告子》(上、下)

《尽心》(上、下)


孟子的人格精神

孟子的人格精神是具有很强感召力的,他的思想和他的人生构成了确立坚定的信念,并且为实现理想信念而矢志不移的进取精神,形成了自古至今影响巨大的“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1、什么是“浩然之气”

“浩然”:

赵岐解释为“浩然之大气”

朱熹解释为“盛大流行之貌”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以道。”

——《孟子·公孙丑上》


历来有关“浩然之气”内涵的讨论有两个层面:

第一,它是物质之气、自然之气,还是主观精神之气? 第二,如果是精神之气,其中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孟子的“大丈夫论”: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孟子·滕文公下》

2、浩然之气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不动心”。

第二,“至大至刚”。

第三,“配义以道”。


孟子的“舍生取义”说: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就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归纳起来可以说,“浩然之气”就是“至大至刚”的昂扬正气,就是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就是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的光明磊落之气!这种浩然正气其实就体现着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之美。

如今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调严以修身。可以说,当年的孟子就是自我修身的人格典范。


3、如何养“浩然之气”

人为什么要“养气”?孟子是主张人性本善的,但与生俱来的内在善端并不强大,还不可能至大至刚,还需要后天社会实践中不断修养锻炼。这就需要养气。

“养气”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行为,不是别人的外在要求,不是外在的硬约束,而是自己的内在自我要求。

养气之法一:“反求诸己”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上)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这是一种自我反思的精神,就是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养气之法二:“动心忍性”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养气之法三:“集义而生”

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朱熹解释为“集义,犹言积善,盖欲事事皆合于义也。”


4、人格之美的自我完善

孟子的人格之美六境界说:善的境界、信的境界、美的境界、大的境界、圣的境界、神的境界

人格境界之一:“可欲之谓善”

这是说人在行动中只追求“可欲”的,也就是可以满足的合理欲望,不违背社会规范,这就达到善的境界了,但是这仅仅是人格修养的初级阶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人格境界之二:“有诸己之谓信”

意思是说人在行动中处处都以自己本性中所固有的仁义原则做指导,说到做到,而决不背离它,这就达到了信的境界。就是讲的诚信为做人之本。

人格境界之三:“充实之谓美”

意思是说人能够把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扩充到自己的容貌和行为上去,能够把内心的善在言行中表现出来,这就是美的境界了 。值得注意的是,美并不是人格之美的最高境界,在它之上还有大、圣、神三层更高的境界。

人格境界之四:“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意思是人的道德人格不仅表现于言行,而且能光照四方,感召他人,因此他超越了美,达到了“大”的境界。这里的“大”不仅是个形容词,而且是中国美学里特有的一个审美范畴。

人格境界之五:“大而化之之谓圣”

意思是说人能够以道德人格的光辉化育天下,感召万物,这就达到了圣的境界。

人格境界之六: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最高的境界——神的境界,反而是神秘莫测的境界,所以是“圣而不可知之”的,一般人难以把握的境界

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1. 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价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了要致力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孟子的民本思想和社会治理的理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社会治理方面的杰出代表。对比孔子学说与孟子学说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区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天下可运于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 在道德养成和人格修养方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公民的道德建设得到进一步重视。

孟子的道德养成论和他自己的人格修养实践对于我们当今的社会现实,更加显示出宝贵的启示和激励作用。尤其是他的自律精神——“养气”的主张,值得今天的人们作为对照。

当今社会上的浮躁之风、粗鄙之风(戾气)值得警惕。

孟子的道德养成论和他自己的人格修养实践对于我们当今的社会现实,更加显示出宝贵的启示和激励作用。尤其是他的自律精神——“养气”的主张,值得今天的人们作为对照。

孟子在中国上古先秦时期所展现的人格修养形象为全球华人树立了值得景仰的典范,激励中华儿女秉持“养气”和“大丈夫”精神,提高自身的道德品性,追求“美善相乐”的人格境界。尤其是孟子关于人格修养的自我锻炼的方法,很值得如今的年轻人思考和效仿。


3. 在艺术和审美方面

20113月,国家决定把艺术学上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体现了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对于艺术和审美的重视。

201410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弘扬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这是党的最高领导首次做出如此表述。

孟子对于艺术和审美的精彩见解是中国传统艺术和审美思想中的重要代表,至今仍然有指导意义。他开创了中国文艺批评的宝贵传统。

例如“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艺术批评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艺术批评的宝贵传统,构成了中国独特的艺术批评观念。

“颂其诗,论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又例如:美感的共同性和分享性

关于美感的共同性,孟子有一段名言:

口之于味,有同耆焉;耳之于声,有同听焉;目之于色,有同美焉。

——《孟子•告子上》

关于美感的分享性,孟子给齐宣王出的两个选择题:

一是独乐乐与人乐乐二是少乐乐与众乐乐